第四百六三章 登州城的繁荣!-《大明次子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“工头...我想结一下我前几天的工钱,弟弟要买书...所以麻烦工头了。”

    大强恭敬的看着眼前的凶神恶煞的工头,别看这工头长得是凶神恶煞,但是为人却还是不错的,看到二子之后,还扔给了二子一块猪头肉。

    登州已经有很多的小商贩了,特别是在码头,码头上虽然苦力多,但是苦力有钱呀。

    所以很多从外地移民过来的百姓,就将自己以前在自己地方的技术给拿了出来,比如广东的潮汕卤水,卤汁浓郁,香气逼人,一口咬下去,你能真切感受到卤汁在你嘴里迸发的快感。

    还有四川的红卤卤菜,麻辣辛香,十分过瘾,那飘在上面的红油是其灵魂,无论是淋着红油的棒棒鸡,还是随处可见的麻辣兔头,还没开吃,光闻着那香味,哈喇子就要流一地。

    北方的酱卤如同北方的汉子一般,磅礴大气,浑然天成。最典型的当属酱肘子,成品色泽较深,酱香味浓,饱满多汁。

    而流行于江浙沪的卤味,以甜辣为主,又嫩又香。大口撕咬,即能感受到嫩滑的卤肉与舌头交缠,一口吞下,卤香味还在你的嘴里百转千回,好不过瘾!

    嘿嘿,有人应该怀疑了,这卤制的食物,明朝就有人?

    当然不是...关于卤法的历史源流,可追朔到两千多年前,应该从“卤”与“盐”的关系说起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里说:“山东食海盐,山西食盐卤”。

    及后到了秦朝,蜀郡太守李冰率万余民工修建都江堰,一不小心在广都发现了井盐,那可不得了,从此四川人民进入了用盐来制作卤水的年代。

    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,在《齐民要术》这本世界闻名的综合性农学着作中,记载了一种“绿肉法”,便是一种卤肉的烹饪方法。

    到了唐朝,中国卤味也随着唐代的经济与文化一起,发展到了新的高峰,这与当时唐朝盛行的酒文化息息相关。唐朝的酒肆就跟我们现在小区楼下的小卖部一样多,从繁华的长安街头到乡村小路边,各类大小酒馆星罗棋布,生活富裕的唐朝人平时就爱上酒馆吟诗作对喝两口,光有酒还不行,还得有下酒的配菜,于是卤菜便藉此慢慢渗透到了唐朝人民的饮食文化里。

    明朝时期,随着《饮膳正要》和《本草纲目》的问世,王孙贵族和朝野人士开始注重食疗与养生,越来越关注食物所能带来的营养价值,卤味的发展也到达了顶峰。

    也正是那时,人们改善了卤料的配方,在调味和养生之间取得了平衡。那时候的人们就发现,卤味中用来调味的花椒、八角、桂皮等调味料,就有除湿止痛、温中散寒、祛风理气、和胃调中、活血舒筋等诸多功效,既能防病,又能调味,所以这种将香料和中药材加入卤水汁中的配方一直延续到现在,成为很多地方制作卤味的固定搭配。

    当然了,在码头上的卤味,基本上还是便宜的东西为主,猪头肉,猪心,猪肺什么的...但是即使这样一块猪头肉也有十文钱。

    二子可能也认识这位工头,所以对于工头扔过去的猪头肉捧起来就吃,那是吃得满嘴流油。

    “念书怎么样呀?”工头看着大强问道。

    “还不错,上一次模拟考,他是第三名。”大强有些自豪的回答工头。

    “嗯...那还真不错!”一边说着,工头一边拿出了三两银子递了过去道:“你的工钱,快点拿着去买书吧,记住好好的学习,特别是数学,这玩意要是学好了,可以直接来我这里给我当账房先生...!”

    “多谢工头。”大强和二子感谢不已,随后大强道:“那我也要请半天的假。”

    “去吧,去吧...!”工头没有阻止,而是微笑的点头。
    第(1/3)页